Dedecms 手机网站示例,网站主要内容包括什么,网页设计实训总结万能版1000字,建设简易电子商务网站流程图本文由 极客范 - 爱开源的贡献开源社区 翻译自 Chris Hoffman。欢迎加入极客翻译小组#xff0c;同我们一道翻译与分享。转载请参见文章末尾处的要求。我们在网上已经习惯用“Linux”来称呼Linux操作系统了#xff0c;然而#xff0c;偶尔也用“GNU/Linux”来称呼和指代同…本文由 极客范 - 爱开源的贡献开源社区 翻译自 Chris Hoffman。欢迎加入极客翻译小组同我们一道翻译与分享。转载请参见文章末尾处的要求。我们在网上已经习惯用“Linux”来称呼Linux操作系统了然而偶尔也用“GNU/Linux”来称呼和指代同样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同时人们也在争论这两种称呼哪个更合适。
本文将不会选边站队仅力图向你讲述这两种称呼的来历并解释”Linux”与“GNU/Linux”之间的微妙差异。
什么是“Linux”
“Linux”这个词仅仅代表内核——操作系统的核心。其他软件比如用来编译内核的GNU C编译器bash命令行终端GNU Shell组件包括所有你用到的基本命令X.org图形服务器 一个图形化的桌面环境比如Unity译者注基于GNOME 3开发以及在桌面环境上运行的各种软件比如Firefox这些都是由不同开发者来开发的。
Linux发行版则集合来所有这些由不同开发者开发的组件我们习惯将这个有机整合的软件包称为“Linux”.有关更多Linux发行版的知识以及发行版之间的差别可以阅读HTG 解码什么是Linux发行版它们之间有何差别
GNU计划
1983年Richard Stallman理查德·斯托曼创立GNU计划。GNU的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由自由软件的兼容UNIX的操作系统。“GNU”是英文“GNU‘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自由软件”是对一类开源软件的称呼而自由软件更强调自 由不过本文不打算讨论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差异
1991年的时候GNU计划已经完成了GNU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组件包括GNU C编译器gccbash命令行终端和其他Shell命令行组件以及Emacs文本编辑器等等。其他组件则有已经存在的自由软件来替代比如X Windows系统来提供图形化桌面的接口。
然而操作系统的内核——GNU Hurd内核——依旧没有完成。GNU计划非常冒险的选择了“微内核”设计架构微内核是指将系统服务的实现与系统的基本操作规则区分开来。它实现的方式是将核心功能模块化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进程独立运行。可以减少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易于实现与除错也可增进可移植性。它可以避免单一组件失效而造成整个系统崩溃。Windows NT以及Mac OS均是微内核架构。——译者注摘自维基百科“微内核”词条也正因为选用了微内核架构造成开发周期异常漫长。到2013年GNU Hurd内核已经开发了23年依然没有发布稳定版。
千呼万唤Linux来
对GNU操作系统来说缺失的最后一环就是内核kernel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间到了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Linus Torvalds林纳斯·托瓦兹发布了Linux内核的第一个版本。将Linux内核、GNU软件以及X窗口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就可以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且自由分发的操作系统了就如同现在的“Linux发行版”。
刚开始就已经有这种操作系统应该如何称呼的争论。1992年Yggdrasil计划用““Yggdrasil Linux/GNU/X”来命名其整合起来的软件。而Richard Stallman和自由软件基金会更加推崇使用“GNU/Linux”。Debian目前一直将其软件称为“GNU/Linux”。Debian以其坚守Unix和自由软件的精神以及其给予用户的众多选择而闻名。现时Debian包括了超过37500个软件包并支持12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译者注摘自维基百科“Debian”词条。 不同的声音GNU/Linux
GNU计划要开发一个叫“GNU”的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而Linux的绝大部分软件也是GNU计划提供的。然而这就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正如Richard Stallman反对的称之为“Linux”会泯灭GNU的意义以及其初始目标——一个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并为用户提供自由。而这也就与另一组争论交织在一起了——“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自由软件”这个称呼更加强调自由权力而“开源软件”则关注于技术优势而淡化意识形态纷争。
正如2005年Richard Stallman在接受ZNET采访时所说”设计Linux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网络世界而且Linux的开发动机也并不会带给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整个GNU/Linux系统。今天有数十万用户使用这样的操作系统他们因此而获得了自由——但他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系统就是Linux而且是一个学生因为“只是觉得好玩”而开发出来的。”
1991年Linus Torvalds发布Linux内核第一版的时候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二的学生第一次发布到新闻组的时候称其写Linux只是“Just For Fun”后来他在2002年出版了一本自传也取名为《Just For Fun》——译者注
更多有关此的思考可以在GNU网站上找到。 不同的声音Linux
而支持使用“Linux”这个称呼的人认为仅仅关注GNU是个错误那么基于同样的理由众多发行版包含不同组织的软件那么就应该称为“Mozilla/KDE/Apache/X.org/GNU/Linux”。这是典型的诡辩——译者评价
大多数人仍旧使用“Linux”这个称呼。除非有更好的因它简单易记朗朗上口。且无论这理想的名字是什么“Linux”都会是大多人对这操作系统的简称。你可以在这里看到“Linux”也能在别处看到因为这对读者来说是能够第一时间就明白的称呼。
好了我们以Linus Torvalds于1996年在新闻组里的话做结尾“嗯关于这个的讨论已经够多的了非常感谢对于公众来说如何称呼Linux这根本就不算个事只要可以自圆其说就够了对双方而言。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会非常乐意继续称之为Linux”。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Linux的起源与发展这里极客范推荐给大家一个视频Code Linux。视频中有包括Linus Torvalds、Richard Stallman、Alan Cox、Eric S. Raymond等一众大神现身说法推荐给程序员和极客们。 原文链接 Chris Hoffman 翻译
极客范 - 爱开源的贡献开源社区译文链接
http://www.geekfan.net/4221/[
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译者和译文链接。]